原標題:用好科研經費 提升科研效能
科研經費,如細雨潤澤,綿綿用力,久久為功。持續(xù)推動科研經費管理改革扎實落地,不僅是釋放科技政策紅利的一大體現,更是激勵科研人員向“高”攀升、向“新”奮進的有力舉措。
習近平總書記強調:“給予科研單位更多自主權,賦予科學家更大技術路線決定權和經費使用權,讓科研單位和科研人員從繁瑣、不必要的體制機制束縛中解放出來!”為進一步優(yōu)化科研經費管理,指明了方向。
科學研究離不開經費的支持,構建更加公平合理的科研經費管理機制,將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的科研環(huán)境,最大限度激發(fā)科技人員開展科研創(chuàng)新的積極性、主動性、創(chuàng)造性。
值得思考的是,如何既讓科研經費發(fā)揮出其最大價值,把科技人員從繁瑣的報銷流程中解放出來,從而提升科研效能、助推科研活動順利開展,又避免因濫用科研經費,出現有失公平公正的情況?答案就是規(guī)范合理使用科研經費,做到既要“放”也要“管”。
“放”即“減負”“松綁”。長期以來,經費撥款進度慢、報銷流程多、大量占用科研時間等問題困擾著科研人員,經費使用頑疾亟需破解。針對這些難點堵點問題,從國家到自治區(qū)層面先后出臺政策,著力改革和創(chuàng)新科研經費管理使用方式,在改進預算科目編制、下放科研項目預算調劑權、擴大經費包干制、完善科研項目經費撥付機制、加大科研人員激勵力度等方面精準發(fā)力,賦予科研人員更大的經費使用自主權,讓他們放開手腳,創(chuàng)造出更多高質量的科研成果。
“管”即設置“紅線”。設立“負面清單”、畫出“紅線”也是提高科研效率,實現科研經費靈活運用落到實處的方式之一。行動勝于一切,如果科研經費用不到“刀刃上”,或經費濫用成為創(chuàng)收“捷徑”則科研經費無異于形同虛設,導致投入無法產生預期的效果。因此,科研經費管理仍需相關配套措施,合理監(jiān)督,剛柔并濟,明確科研經費的使用范圍,建立公平公正的考核評價激勵機制,做到既消除了科研人員在經費使用上的顧慮,又正面引導科研人員將經費使用的重心放在科研項目上。
體制順、機制活,則人才聚、事業(yè)興??蒲薪涃M管理改革為科研人員“松綁”的同時也對科技人才匯聚、科技事業(yè)進步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,充分說明管好用好科研經費,對提升科研效能的重要性。(張勁)
版權聲明: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(fā)貢獻,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,不擁有所有權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。如發(fā)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/違法違規(guī)的內容, 請發(fā)送郵件至 舉報,一經查實,本站將立刻刪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