導語:為什么說管理其實很簡單?怎樣才能做好管理呢?
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,企業(yè)與組織的運營和管理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(zhàn)。
如何確保員工能夠高效、規(guī)范地工作?
如何保證復雜的事務能夠有條不紊地進行?
如何讓管理不累,被管不煩呢?
答案就是:用制度管人,用流程管事。
那些管理不好的企業(yè)或團隊,往往是制度與流程混亂不清晰導致的。
今天,就讓我們深入探討一下這兩大法寶的奧秘吧!
制度管人:行為的指南針
制度,是組織內部為了規(guī)范成員行為而制定的一系列規(guī)則。
它就像一盞指路燈,為員工指明方向,告訴他們哪些可以做,哪些不可以做。
沒有好的制度,組織就會陷入混亂和災難。那么,制度到底有哪些重要的作用呢?
(1)激發(fā)員工善意。
每個人都有積極向上的一面,都希望自己能夠做得更好、得到認可。
制度就像是一面鏡子,能夠反映出員工的表現和貢獻,讓他們看到自己的優(yōu)點和不足。
這樣,員工就會更加努力地工作,爭取更好的表現和回報。
(2)抑制員工惡意。
每個人都有惰性、自私、虛榮等人性弱點。
如果沒有制度的約束和引導,這些弱點就會無限放大,導致組織陷入混亂和危機。
制度就像是一道防火墻,能夠隔離這些惡的因素,保護組織的穩(wěn)定和發(fā)展。
總之,一套好制度,可以幫你培養(yǎng)人、訓練人、改造人,打造一線完美執(zhí)行力,徹底解放管理者!
具體來說,制度包括考核制度、獎懲制度、晉升制度和高壓線制度等。
考核制度能夠明確員工的工作目標和標準,讓他們有方向、有動力;
獎懲制度能夠公平地分配回報和懲罰,讓員工感受到公平和尊重;
晉升制度能夠為員工提供清晰的晉升通道和標準,讓他們看到自己的未來和希望;
高壓線制度則能夠明確員工的行為底線和紅線,讓他們知道哪些事情是絕對不能做的。
以華為為例,作為全球領先的通信和信息技術解決方案供應商,其成功背后離不開嚴格而完善的制度管理。
華為的員工手冊中詳細列出了員工的職責、權利、行為規(guī)范以及違規(guī)的后果。
這些制度不僅確保了員工在全球各地的工作都能夠達到統(tǒng)一的標準,還為公司文化的傳承和發(fā)揚提供了有力的支持。
在華為,制度不僅是一紙空文,更是每個員工必須遵守的行為準則。
無論是高層領導還是基層員工,都必須嚴格按照制度行事。
這種對制度的尊重和遵守,使得華為能夠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環(huán)境中保持穩(wěn)健的發(fā)展。
流程管事:事務的導航儀
流程,是組織內部為了完成某項任務或目標而設計的一系列操作步驟。
它就像一張地圖,為事務的推進提供清晰的路徑。
流程,就像是一條精心設計的軌道,讓工作這輛列車能夠穩(wěn)穩(wěn)當當地行駛,不出軌、不跑偏。
它能夠將復雜的事情變得簡單化,將混亂的事情規(guī)范化。
那么,流程到底有哪些神奇的作用呢?
(1)規(guī)范行為。
有了明確的流程,每個人都知道自己應該做什么、怎么做,這樣就能夠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失誤和沖突。
比如,在報銷費用時,雖然流程可能有些繁瑣,但每一步都是為了確保財務的合規(guī)性,避免出現漏洞。
所以,按流程辦事,不僅不是阻礙,反而是一種保護。
(2)提高效率。
有了流程,工作就能夠有條不紊地進行,減少了很多不必要的浪費和拖延。
比如,在開會時,如果按照一套明確的流程來準備和執(zhí)行,就能夠節(jié)省時間、提升效率。
這樣,大家就能夠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真正重要的事情上。
(3)提供確定性。
在不確定的世界里,確定性就是一種寶貴的安全感。
流程能夠將一些優(yōu)秀的經驗總結下來,變成標準動作,讓每個人都能夠學習和運用。
這樣,無論遇到什么情況,都能夠按照流程來應對,做到心中有數、手中有策。
完美結合:讓管理更高效、更簡單
流程和制度是管理的兩大法寶,制度與流程并不是孤立存在的,它們就像是一對默契十足的搭檔,共同維護著組織的秩序和效率。
它們相互補充、相互支持,制度是流程的保障,為流程的執(zhí)行提供有力的支持;
而流程則是制度的體現,將制度的要求轉化為具體的操作步驟。
他們共同構建了一個高效、有趣的管理體系。
在這個體系中,每個人都能夠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價值,都能夠發(fā)揮自己的優(yōu)勢和潛力。
這樣,組織就能夠像一臺精密的機器一樣,高效、穩(wěn)定地運轉。
管理大忌:制度不是擺設,流程不能“添堵”
我們常常碰到這樣的情況:制度高高掛起,流程走走停停。
說起來都是“規(guī)定如此”,做起來卻是“難上加難”。
這不是個別現象,而是許多企業(yè)和組織都面臨的共同問題。
有些部門在制定制度時,就是簡單的復制粘貼,一字不漏地照搬過來。
結果呢?
制度成了“空中樓閣”,看著漂亮,實際上一碰就倒。
員工們執(zhí)行起來,要么是“盲人摸象”,只知其一不知其二;
要么是“畫蛇添足”,做了很多無用功。
還有些制度,就像是長篇小說,又臭又長。
管理人員們似乎覺得,制度內容越多,就越能顯示出他們的“智慧”和“勤奮”。
但實際上呢?
這些冗長、重復的制度,就像是一團亂麻,讓人看了就頭疼。
員工們在執(zhí)行時,往往是“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”,不知所措。
更有甚者,有些制度之間還相互“打架”。
這個部門說一套,那個部門說一套,大家都只管自己的“一畝三分地”,誰也不管別人的“瓦上霜”。
結果呢?
制度之間的矛盾和重疊,就像是一個個“陷阱”,員工們稍不留神就會掉進去。
執(zhí)行了這個制度,卻違反了另一個制度,這種“左右為難”的情況,讓員工們苦不堪言。
面對這些問題,作為領導干部,我們可不能“坐視不管”。
在指導和參與制度和流程設計時,我們一定要“火眼金睛”,看出問題的癥結所在。
我們要統(tǒng)籌兼顧,全面考慮,做好頂層設計。
要記住,制度和流程不是“花瓶”,而是要“實用”。
具體來說,我們要注重制度與流程制定過程中的關聯性、協調性、簡練性。
制度要簡潔明了,讓員工一看就懂;流程要順暢閉合,讓員工一做就會。
我們要把制度和流程變成員工的“行動指南”,讓他們在執(zhí)行過程中能夠“如魚得水”,游刃有余。
想象一下,如果我們的制度和流程都能夠像“導航儀”一樣,清晰地指引員工前進的方向和步驟;
如果我們的制度和流程都能夠像“潤滑劑”一樣,減少員工執(zhí)行過程中的摩擦和阻力;
那么,我們的企業(yè)和組織將會變得更加高效、有序、和諧。
寫在最后:
用流程管事,就是用確定的流程來保證確定的結果。用制度管人,就是掌握人性去管理人性。
對于管理者來說,與其苦口婆心地說教,不如建立相應的制度與流程,并嚴格按照制度與流程執(zhí)行,做到制度化、流程化和獎懲化,管理其實也不難。
但是,制度不是擺設,流程不能“添堵”,切記。
蔣小華課程
版權聲明: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(fā)貢獻,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,不擁有所有權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。如發(fā)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/違法違規(guī)的內容, 請發(fā)送郵件至 舉報,一經查實,本站將立刻刪除。